2018-01-26 来源:未知 作者:未知
摘要:行政诉讼证据就是指在行政诉讼证据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人、事、物,需要经法庭审查属实,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,必须由行政执法人员制作;必须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制作;必须在行政执法的现场制作;必须符合法定程序。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签名或不能签名的,并不影响证据的使用,但执法人员应当注明原因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行政诉讼的法定证据具体有哪些,下面就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。
行政诉讼的法定证据有哪些?
1、书证
书证是指以文字、符号、图形所记载或表示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。如财务单据、档案、图纸、专业技术资料等。
2、物证
物证是指以自己的存在、形状、质量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,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。书证和物证的区别在于物证以物质属性和外观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,而书证以物品所记载或表示的思想内容来证明。同一物体可以同时成为书证和物证。
3、视听资料
视听资料是利用录音、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记载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证据,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逼真性。例如用录音机对当事人谈话的录音、用摄像机拍摄的当事人的活动等。举证时,对视听资料应当提供原始载体,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印件。
4、电子数据
电子数据是新增的证据类型,它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、处理、传输的数据。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类似,手段都具有现代科技的特征,区别在于电子数据的内容是数据,而视听资料的内容是声音或影像。
5、证人证言
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,就自己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。证人是当事人之外的、直接或间接了解案情的单位和个人,必须具有表达能力,否则不能作证。法院对证人证言的认定,主要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、与当事人关系、证言的前后逻辑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6、当事人陈述
当事人陈述与证人证言相似,区别在于陈述的主体不同。当事人陈述往往隐瞒甚至歪曲对自己不利的案件事实。因此,法院对于当事人陈述不能偏听偏信,必须结合其他证据综合认定。
7、鉴定意见
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材料,对某些专门问题所作的意见。旧《行政诉讼法》使用的是“鉴定结论”的概念,此次修法改为“鉴定意见”。
8、勘验笔录、现场笔录
勘验笔录是法院指派的勘验人员对案件的诉讼标的物和有关证据,经过现场勘验、调查所作的记录。
分享到:
感悟:心若安,步步生莲
认真负责,非常不错。
贵** ,01-05十分感谢董律师的帮助,在案件上为我争取更大的权益。谢谢。
x** ,03-20非常感谢董律师的帮助,祝董律师事业蒸蒸日上!
e** ,03-20董律师为人十分正直和善,对待工作态度诚恳专业,与董律师合作,我感到非常的放心。谢谢董律师!
f** ,03-20